亲爱的同学:
你好!
近年来,电信(网络)诈骗犯罪多发,并呈蔓延趋势,青年学生缺少社会经验,容易上当受骗。为保障广大学生的切身利益不受侵害,现将目前发生的主要电信(网络)诈骗犯罪手段与特点披露如下,请大家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做好自我防范:
一、拨打电话诈骗犯罪
犯罪分子通过拨打事主电话,利用语音虚构身份、情节获取事主信任进行诈骗活动。
1.电话冒充国家政法部门诈骗。犯罪分子冒充公安、检察或法院工作人员,利用网络电话能够改号的特点称是公检法机关的办公电话,以事主银行卡涉嫌洗钱、贩毒或以事主涉嫌经济犯罪,要求事主将款项转到所谓的公检法机关设立的“安全账户”。
2.电话冒充熟人诈骗。犯罪分子打电话给事主,以“猜猜我是谁”诱骗事主误认为其是自己外地的朋友,接着犯罪分子以其在来的途中因车祸需治疗费或因嫖娼、吸毒被抓要交罚款等理由,向事主“借钱”,并要求事主向其指定的账户汇款。
3.电话退税、补贴诈骗。犯罪分子打电话冒充国家工作人员人员称对事主购买的住房、汽车予以退还税费或发放国家补贴,并指挥事主在自动提款机上进行现金转账(名义上是给事主转退税款,其实是将事主现金转走)。
二、利用短信诈骗犯罪
犯罪分子通过手机编辑群发短信的手段,以“消费、贷款、中奖、汇款”等内容为由,诱骗事主上当受骗,并要求事主将钱款汇入指定的个人银行账户。
1.银行卡异地消费诈骗。犯罪分子通过编辑短信发送虚假异地商场、超市透支消费信息,要求事主将透支钱款转入指定银行账户。
2.贷款信息诈骗。犯罪分子以通过编辑短信发送帮助免息、低息贷款内容信息为诱饵,哄骗事主短期获利,要求将钱款汇入指定银行账户。
3.中奖信息诈骗。犯罪分子编辑短信以公司抽奖、庆典酬宾为由,谎称事主手机号码中奖,称收取奖品税金、邮寄费,要求事主汇款入指定账户。
4.汇款诈骗。犯罪分子直接群发“原卡作废,请将钱汇入XX银行,账户********,姓名XXX”短信,使正准备汇款的事主误认为是接款人发的短信导致上当受骗。
三、网络诈骗犯罪
犯罪分子通过互联网页面滚动窗口、邮箱、博客及网络游戏发布虚假信息和广告,以高额回报为承诺诱骗事主上当受骗。
1、以网上找兼职形式进行诈骗
犯罪份子先在网上发布一些招聘网上兼职的信息,然后引诱受害人网上购买任务单号并从中获得“提成”,有的受害人先购买少量任务单进行操作时会得到部分提成,但受害人再次购买任务单时,犯罪份子会以各种理由诱骗受害人购买更多的任务单,一旦受害人购买任务单之后,就不会得到提成,从而使受害人血本无归。
2、 以购物订单出现异常为由诈骗
一些受害人在各大购物网站网上购物之后,犯罪份子会冒充客服人员打电话给受害人,并声称订单(卡单)出现异常,货物无法寄出等理由要求受害人退款,并会提供一个“退款网址”给受害人。一旦受害人进入该网址,就会出现要求受害人填写个人身份信息、银行卡号、取款密码等信息,从而将受害人银行卡上现金取走。
3、网络游戏诈骗
犯罪份子利用某款网络游戏进行游戏币及装备的买卖,在骗取玩家信任之后,让玩家通过线下银行汇款等方式进行购买,一旦犯罪份子得到汇款之后就不予交易。
4、利用虚假网站进行诈骗
犯罪份子提供虚假网站,一旦受害人进行交易就会显示交易不成功,并让多次汇款并拒绝使用第三方支付。有的先收取订金然后编造各种理由,诱使受害人追加订金进行诈骗。
5、网上中奖诈骗
犯罪份子利用传播软件随意向受害人发布中奖提示信息,当受害人按指定的网页进行操作时,犯罪份子以中奖缴税等各种理由让受害人汇款,从而进行诈骗。
上述诈骗犯罪的防范要点:接到陌生人电话,收到短信及上网浏览时,如遇上述情节要做到“不听、不看、不信、不汇款、不转账”,尤其不要听信陌生人转接警方或其它咨询电话,更不要轻信所谓的“安全账户”,也不要点击可疑网页提供的确认链接,一定要及时拨打110向警方咨询、举报或报警。
当你感觉上当受骗时,不要心存侥幸,应当迅速终止交易、保存涉案证据,并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。具体方法:
1.拨打公安110或学校保卫处0556-5300110举报或咨询;
2.立即拨打诈骗账户归属地银行的客服电话(如工商银行95588、建设银行95533等),按照客服人员要求进行操作;
3.报警时要携带涉案的电话号码、短信息内容、网络地址、银行账号及卡号。
安庆师范学院保卫处 大龙山派出所 菱湖派出所
2015年4月1日